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4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考察时对乡亲们靠发展荔枝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表示肯定,强调农村特色产业前景广阔。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特色名片、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举措,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重要途径。要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大力推动乡村振兴。 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只有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优势资源,积极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才能把特色资源转化为致富一方的特色产业。应立足地域禀赋,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将地方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持续培育壮大特色高效农业。不断挖掘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本地历史古迹与民风民俗人文优势,打响品牌知名度,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还要注重产业发展的“可持续”,不断探索更多与产业发展壮大相辅相成的新模式新业态新形式,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要做好支撑,强化“服务”。只有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才能为乡村特色产业引来源头活水、为特色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应强化政策引领,科学把握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规律,结合地方实际,研究编制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支持引导农民发展多种经营。不断创新投入方式,提供资金支持,积极设立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基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拓宽投融资平台和渠道,有序引导、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积广的乡村特色产业。也要营造良好环境,夯实人才支撑,既要呼吁乡村精英返乡创业,也要多渠道、多层次地引进精英人才,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 要联农带农,注重“增收”。只有利益共享才能实现发展共赢、促进产业增效,要让农民真正成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中的受益主体。应不断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持续稳定释放更多发展潜力,推进“特色产业”成为“富民产业”。不断创新联农带农机制,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实施“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家庭农场”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引导农民通过股份合作、生产经营等多种方式增收致富。也要发挥基层组织的传递作用,拓展反馈渠道,将特色产业发展资金使用权、使用情况纳入村民大会议程,让农民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充分保证农民群众的知情权。 兴特色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我们要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全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带动农民致富增收,让农民群众的生活像高州荔枝一样香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