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聚集三农企业推荐供求信息现代农业展会招商观光农业农业新闻名优产品特色产品
首页新闻中心聚焦三农  
 
“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提速(奋进中国式现代化·一线见闻)
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7175次 更新时间:2024-5-22

 广西在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中的支点作用不断加强

“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提速(奋进中国式现代化·一线见闻)
本报记者 王汉超 庞革平

正值榴莲销售旺季,来自越南、泰国的鲜果,清晨挂着露珠采摘,三五天后就能摆上国内各大城市的货架。

 
  为何能这样快?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的友谊关口岸,空气中弥漫着果香。满载着进口水果的车辆汇成车流,正在这里有序通关。
 
  “天越热,水果越等不得。拖一分,果价就降一分,拖久了,整车都白跑了。”做了10多年生鲜进口生意,广西欧恒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蔡震宇深有感触:过去,进关要报检、报关,过磅、换车,一排排车等一摞摞单,快则五六个小时,慢则要两三天,货主等得很着急。
 
  如今,得益于“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借助不断优化的全信息化智能通关系统,盖章报关的场景不见了,司机“刷脸”、扫指纹“秒过”卡口。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加强我国与东盟国家互联互通的一项重要举措。”
 
  “我们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努力发挥支点作用,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打造‘数字丝绸之路’。”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王永超说。
 
  “‘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提速,成为新时代国际贸易的驼铃、帆影。”蔡震宇对中国—东盟信息港的发展方向了然于胸:打造面向东盟的国际通信大通道、大数据资源应用服务大枢纽、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示范高地、数字经济开放合作集聚区和人文交流合作中心。
 
  “无需查验的情况下,从入境到驶离口岸海关监管区仅需10分钟左右。”指尖轻触屏幕,蔡震宇拿出手机展示:通关的每一道环节,手机上都能实时显现。
 
  信息化提升通关效率,智能化推动再加速。友谊关两侧,挖掘机持续作业,工程车来回穿梭——中越双方正加紧施工,拓宽通道。预计到今年年底,这里的货运通道中方段将率先实现无人驾驶运输试运行,进而实现“24小时全天候、无接触、无人化、智能化”通关。
 
  由凭祥至南宁,记者来到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一楼展厅里的几块大屏幕上,各种数据、图表不断闪现,展示着信息化互联互通成果。公司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公司搭建了中国—东盟“商贸通”数字平台、跨境征信服务平台等,还将国内成熟的共享电单车模式试点复制到国外……
 
  目前信息港已形成以南宁为中心节点的多条通路体系,广西正加快推进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建设。过去5年,广西与东盟外贸总额年均增长10.5%。今年一季度,广西对东盟进出口达到901.2亿元,同比增长33.3%。
 
  “中国和东盟已连续4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数字联通促进贸易畅通,也将进一步增进民心相通。”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22日 01 版)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山东南湖:依托交通优势推动采摘游 下一篇:从“天水麻辣烫”看甘肃现代农业发展
 

网友点评
没有点评
参与点评

 用户名: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说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lelvw V 1.9.0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互联网许可备案号:琼ICP备09004330号
邮件:特色农产品供求信息请发布到zgxdny@126.com 电话:15321758535  城市: 联系人:林先生